昨日召開的2015年成都市委經濟工作會首次提出“極核牽引”概念
  2014年成都經濟總量有望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。在7日召開的2015年成都市委經濟工作會上,成都亮出了去年的經濟成績單,並謀划了今年的經濟任務。
  未來成都該如何發展?哪些產業會迎來紅利?華西都市報記者瞭解到,高端產業和產業高端仍是成都經濟發展的主題。此次經濟工作會首次提出堅持“極核牽引”概念,加強建設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兩個“主極核”,培育一批以衛星城、區域中心城為代表的“次極核”,使之成為牽引成都發展的強大引擎。此外,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將規劃建設成都科學城。
  極核牽引
  中心城區、天府新區為“主極核”
  衛星城、區域中心為“次極核”
  天府新區獲批國家級新區後,成都再增一“極”。繼“單核”、“雙核”後,本次經濟工作會議再度提出一個全新概念——“極核牽引”。何為“極核牽引”?會議透露,未來將重點建設成都中心城區和天府新區兩個“主極核”,培育壯大一批以衛星城、區域中心城為代表的“次極核”,優化各“極核”的產業層次和功能品質,使之成為牽引成都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。
  “‘極核牽引’這一戰略舉措的提出恰逢其時,抓住了當前需要發展的重點,更是長遠的謀劃。”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長盛毅表示,不管是老城區、天府新區還是衛星城等這批核心區域,它們的勢能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。“作為重點培育的對象,驅動極核引擎,未來將在更大範圍內產生影響。”
  在盛毅看來,中心城區這一“主極核”早已形成,有基礎支撐,關鍵是如何加強發展,在功能、結構、總量等方面起到更強的推動作用。天府新區和衛星城等都在建設之中,未來進一步集中更多的要素,壯大經濟總量,將提升區域帶動能力,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。
  抱團發展
  成都應主動融入
  發揮帶頭輻射作用
  未來,成都是準備“單打獨鬥”還是“抱團取暖”?本次經濟工作會給出了答案。本次經濟工作會明確,成都要主動參與四川天府新區、成都平原經濟區、成渝經濟區建設,註重與周邊城市優勢互補、深度合作、抱團發展。
  一位參會代表直言,不管是成渝經濟區還是天府新區,成都都已開始融入。“成綿樂客專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,它串聯起成都平原經濟區3000萬人口,縮短了區內距離與時間,在帶動產業轉移的同時,更有利於各城市間組團發展。”
  區域中心
  二三圈層迎新機遇
  發展格局或將被重置
  明確建設一批區域中心,是本次經濟工作會的一大亮點。
  會議指出,區域發展規律表明,誰能成為區域發展的中心城市,誰就擁有更強大的集聚效應和帶動效應。未來,成都要把資源加快向區域中心城市集中,依托四川天府新區、成都平原經濟區、成渝經濟區等建設,把二、三圈層升級為具有輻射作用的區域中心,加快經濟發展。
  不少區縣“一把手”對此表示贊同。一位新津參會代表表示,新津地處成都南大門,成綿樂客運專線跨全境而過,交通區位優勢凸顯。“區域中心的提出,意味著成都二、三圈層的發展格局或將被重置。”
  創新驅動
  打造創新引擎城市
  發展多種融資方式
  2015年,中國經濟進入“新常態”。那麼,在經濟轉型期內,成都的產業結構如何調整?企業該轉向何方?本次經濟工作會為成都的產業轉型勾勒出了一幅美好藍圖。未來,成都將打造為區域創新體系中的引擎城市。
  會議指出,要支持傳統企業加強技改投資,加強其標準化建設,推進產品創新、管理創新和商業模式創新,扶持一批骨幹型龍頭企業。
  在此過程中,資本不可或缺。企業轉型需要資金,這筆錢從何而來?會議指出要強化創新領域的金融服務,發展天使投資、風險投資、上市融資等投融資方式,為創新驅動提供有力的金融支撐。
  “成都必須進入創新驅動這一軌道上來,這是大勢所趨。”盛毅稱,“這幾年成都在創新驅動上已經邁出了堅實的步伐,這次明確提出來,彰顯突破現有困局的力度。”他說,“像一些科技創新成果在前期投入很大,有的項目還有一定風險,如果資金不願介入,就很難實現。現在強調創新領域的金融服務,如加大風險投資等金融支撐,就能更好地驅動創新。”
  全域開放
  積極融入“一帶一路”
  打通歐亞大通道
  一組數據顯示,2014年落戶成都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262家,成都成功舉辦重大會展活動510餘個、外國駐蓉領事機構數量12個,位列中西部第一、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73名、激勵大學生來蓉創業1324人……
  全域開放,將是今年成都經濟發展的底牌。會議表示,成都要積極融入“一帶一路”,打通聯接東亞、西亞、南亞和歐洲的交通運輸大通道,構建全方位、立體化、網絡狀的對外開放系統。此外,成都還應建設國際自貿區、自貿試驗區等項目,實施“全域開放”戰略,融入國際產業鏈條,深度參與世界城市分工和全球產業合作,使之成為各類產業、資本、人才匯聚西部的首選之地。
  天府新區將建成都科學城
  在成都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,記者獲悉,天府新區成都片區將依靠創新研發產業功能區,規劃建設成都科學城。鼓勵建設產業研究院、企業孵化器等創新載體,探索建立“創投+孵化”服務模式。
  會議指出,各區(市)縣要開展創新驅動發展試點示範,集中實施一批重大科技創新項目,培育發展更多的創新企業和科技型企業,支持企業建立多層次的研發機構,鼓勵企業開展標準研製和商業模式創新,2015年新增科技型企業1000家。同時,要引導更多社會資金通過創投、眾籌等方式投向科技型企業,支持企業引進更多的優秀人才,發展創新經濟。
  在高校創新方面,應發揮高校院所知識創新和原始創新作用,促進科技成果、科研人才與地方需求有效對接。此外,還要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,引導產業聯盟、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和高校、科研院所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,把創新成果變成實實在在的產業活動。華西都市報記者殷航見習記者李姍姍  (原標題:未來成都長啥樣?建兩個“主極核”一批“次極核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l74slgbf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